港口行业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国近海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及其源贡献评估研
TUhjnbcbe - 2021/5/8 19:16:00
补骨脂注射液副作用 http://m.39.net/pf/a_4345634.html

我国近海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及其

源贡献评估研究进展

摘要

随着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船舶尾气排放成为港口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贡献源之一,其中船舶排放的氮氧化物(NOx)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为减轻船舶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我国对船舶尾气排放的控制正在从二氧化硫(SO2)为主向SO2和NOx并举转变。我国近海的船舶NOx排放量明显大于近海河流无机氮的径流入海量,船舶排放的NOx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存在潜在的负面影响,亟需加强船舶NOx排放量准确性以及可能的生态效应评估研究。然而,定量船舶NOx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受限于我国本土化船舶NOx排放因子数据的缺乏,且很难短期完善。为了服务于空气污染治理对定量其污染源贡献的迫切需求,在加强排放因子实测工作的同时,需要拓展评估方法,从多个视角定量评估船舶NOx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开展船舶排放NOx的氮同位素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更准确、客观地认识船舶排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01

我国船舶废气减排从控硫优先向硫氮双控转变

改成大气细颗粒物(PM2.5)可以影响空气质量,危害人体健康。自年以来,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PM2.5的治理和研究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PM2.5浓度明显下降;与此同时,PM2.5中硝酸盐的比例明显升高,有超过硫酸盐,成为PM2.5中占比最高的二次无机成分的趋势,特别是在灰霾期间硝酸盐在PM2.5中所占比例升高的更加明显。此外,NOx(硝酸盐的前体物)过量排放是当前臭氧污染问题凸显的主要诱因,NOx可以促进SO2转化为硫酸盐等研究成果均促使PM2.5管控和研究向NOx偏移。因此,在年6月国家发布的新一轮空气污染治理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对SO2和NOx均提出了减排15%的目标,硫氮双控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加强对陆地排放源(如热电厂、工业生产、燃煤和机动车等)控制的同时,近期的一系列研究都

将船舶排放锁定为影响沿海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例如,我国船舶废气排放量在-年期间增长了1倍,对上海、青岛等港口城市PM2.5的贡献可以达到20%~30%,且以硫酸盐和硝酸盐为主。就NOx而言,我国近海船舶的排放量在~kt左右(见表1),约占全国机动车NOx排放量的34%。这些认识加速了对我国近海船舶废气排放的管控进程。从时间脉络来看,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从控硫优先向硫氮双控的转变,如年12月,首次设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船舶排放控制区时,提出以控硫为主;年8月,制定了《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使得船舶废气管控有据可依;年6月,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在年底前开展船舶NOx减排的试点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近海船舶氮氧化物排放及其源贡献评估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