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中信建投证券,韩军)
一、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亿元,同比增长94.85%;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板块收入达到.27亿元,同比增长97.54%。年公司实现毛利.53亿元,同比增长.0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14.21%增至42.3%;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0%增至6.85%。
年第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90.88%。实现毛利.04亿元,同比增长.69%,毛利率较三季度的52.05%下降至39.04%。归母净利润.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58亿元,同比增长.02%,净利率较三季度的38.12%下降至25.27%。ROE较三季度的31.65%下降至17.71%。
受航线网络拥堵影响,年四季度公司完成集装箱运输量.49万TEU,同比下降12.84%。航线单箱收入为美元/TEU,同比增长.67%;其中外贸航线单箱收入为美元/TEU,同比增长.03%。航线单箱成本由去年的美元/TEU上升至美元/TEU。其中,跨太平洋航线、亚欧航线、亚洲区域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分别同比下降22.77%、8.16%和13.11%,航线单箱收入分别同比上升.61%、.46%和96.13%。(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EBIT展现龙头实力,战略发展高瞻远瞩
年中远海控EBIT高达.8亿美元,超过马士基EBIT.7亿美元,而运力规模仅为马士基的76%。年中远海控实现息税前利润(EBIT)人民币1,亿元,折合约.8亿美元,其中集装箱航运业务息税前利润(EBIT)达到1,亿元,折合约.9亿美元。对标国际同行,马士基息税前利润(EBIT)为.7亿美元,达飞息税前利润(EBIT)为.1亿美元。
作为集运行业龙头企业,中远海控近些年的战略发展持续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通过收购东方海外国际强化了国际化与品牌化能力,通过点线面结合方式建立了通达欧洲的新丝路,通过收购比港、西班牙港口及铁路公司,通过中欧陆海快线以及钻石航线重构欧洲航线网络,逐步巩固确立了国际领先地位。
年中远海控有效税率为18.8%,显著高于马士基的3.7%和赫伯罗特的0.7%。随着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需弥补之前亏损年度的纳税额,使得有效税率持续提升。中远海控有效税率由年一季度的5.9%持续提升至四季度的26.0%,全年有效税率为18.8%,显著高于马士基的3.7%和赫伯罗特的0.7%。(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财务报表持续优化,营运能力持续提升
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至56.8%,同比年减少14.3pct;流动比率由年的0.97上升至1.67;速动比率由年的0.91上升至1.61。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为47.57,EBIT利息保障倍数已高达52.37,整体资产负债表端持续优化。
年末公司净营业周期持续下降至-76.8天,主要源于应付账款天数的持续上升和应收账款天数的持续下降。年内受到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内陆运输迟滞、供应链紊乱等多重因素影响,船舶和舱位租金、集装箱租赁费率、码头装卸费率、集装箱内陆运输和堆存费率、燃油价格等均大幅攀升。为全力保障客户供应链的稳定,公司积极采取措施,加大资源投入,在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相关商品和服务采购价格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余额也相应增长。此外,受新冠疫情反复的影响,货运发票等单据流转变慢,应付款项支付周期延长。
四、行业仍然处于二次成长曲线阶段,利润留存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公司拟派发现金红利每股0.87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2亿元,占年归母净利润的15.6%,为母公司年可供分配利润的50.15%。以年3月30日公司沪港两地收盘股价计算,对应A股股息率为5.4%,对应H股股息率为7.7%。
行业仍然处于二次成长曲线阶段,并非成熟阶段,端到端业务并购、碳中和船舶是新的弯道超车的机会,公司利润留存对于长期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标国际同行,马士基预计在物流服务和ESG投资加速增长的推动下,预计累计资本支出为亿美元。年物流与服务板块资本支出为4.6亿美元,年5月马士基提出未来两年物流与服务板块资本支出约为10亿美元。马士基维持-年70亿美元资本支出目标不变,在物流服务和ESG投资加速增长的推动下,预计累计资本支出为亿美元。
五、继续维持中远海控
集运行业迎来史上最强淡季,3月下旬美线承运人运价以延用为主,装载率保持稳定;3月初和3月中旬船公司对西北欧航线运价进行回调,装载水平维持在90%左右。地缘政治风险叠加国内疫情有所反复,货代市场价格出现短期波动,并未对承运人即期运价体系造成影响。
目前华南区域疫情得到控制,解除封控后生产、物流等环节逐步恢复,迎来出货高峰。美国港口、仓库、铁路、货运公司和设备供应商普遍认为,随着后续旺季进口量回升,码头拥堵和内陆供应链阻塞难以缓解。欧地市场货量仍处恢复阶段,部分欧洲客户的订单出货有所延后,2M联盟在4月中将安排不同程度的停航,预计4月中下旬欧洲即期市场运价或将企稳回升。
需求方面,IMF预测年全球贸易量增速为6.7%,发达国家进口量增速为7.3%。美国零售联合会预测年的零售额将比年增长6%至8%,叠加美国恢复项中国进口商品关税豁免,美国零售库销比仍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贸易需求仍有充足支撑。
供给方面,1)全球在港集装箱船运力仍处于高位,若无重大突变性事件发生,美西港口拥堵或将贯穿年。2)美西码头工会正式拒绝了延长劳工合同一年的建议,年谈判期间怠工行为在所难免。3)美国卡车司机劳动意愿已经出现变化。
我们在《中远海控:长协价驱动公司价值合理回归》一文中对年长协价进行了详细描述:
欧线方面,根据中远海控管理层股东大会上的指引,年欧线长协价格相较于年同比增长约2~3倍;同时,根据中远海控管理层披露,年欧线长协价在美元/FEU左右。因此,对应年欧线长协价格或在美元/FEU至美元/FEU左右。基于此,我们假设年欧线去程长协价同比增长2.5倍,对应长协价格为美元/FEU,即美元/TEU左右。
美线方面,从国际航线跨航线套利的角度来看,欧线和美线两大主干远洋航线的运价差距不会过大,否则船公司将调整运力配置平衡运价关系。年前9个月欧线和美线的现货运价比例大概在4:3,假设年欧线和美线的长协价仍然维持这一比例,则对应美线长协价应该在~美金/FEU。其次,货代目前美元/FEU左右的报价代表了市场所接受的真实价格,与船公司报价差距依然明显。基于此,我们假设年美线去程长协价为美元/FEU左右。
我们根据公布业绩调整中远年盈利预测,预计中远海控/年营业收入分别为亿元、亿元,同比变化18.2%、-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亿元、亿元,同比变化46.4%、-20.6%。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