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过后,人们把目光投向哪些拥有公务员,事业编制员工,大型国企职工身份的‘‘铁饭碗’’工作,因为他们的生活受疫情影响不大,不用为几个月封闭期间经济收入减少影响正常生活,稳定的收入给了他们保障,让受影响大的个体从业者,及非‘‘铁饭碗’’的职业人心有担忧。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国家开始推行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首批事业单位改革已初步实现,取消事业编制已成定局,32种事业编制变为合同制,打破了一些人的‘‘铁饭碗’’。
事业单位人员的三种不同类别:
一是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参公事业单位)人员未来或转为公务员或安置到其他事业单位,但编制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编制总额。任务不足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其人员也随之分流。符合标准的有以下8类单位
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海事和航运管理(港口管理),公路行政管理,道路运输管理,动物卫生监督,移民管理,文物管理。
二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全部转企改制。有的过渡改为国企,有的直接改为股份制企业,转制单位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在职职工也会转为签订劳动合同,而不再是原有的事业单位聘用合同。
这类事业单位主要有:工程建设、维修、养护,工程勘察设计,市政公用经营与作业,经营性水利工程管理,农场、园艺场、养殖场、苗圃和经营性林场等农业养殖(种植)机构,技术开发类科研,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商业性地质勘查,招投标代理,一般性评审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鉴定,面向社会的培训机构,宾馆,招待所,经营性康复疗养,房屋修缮,物业、车辆服务,部门文印机构,投融资,担保,粮食收储,物资、图书、仪器设备供应,非时政类报刊,一般文艺院团,影剧院,影视音像制作销售,演出中介,新闻媒体的印刷广告发行传输等经营部分,电影制片厂及其他各类公司(厂)等32类。
疫情期间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就联合发布通知,指出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可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转为企业。这意味着,以前拥有“铁饭碗”的一些混日子,没能力,不思进取,消极怠工的员工将会被能力强,会使用智能科技,工作效率高的员工取代,他们或面临下岗失业,待岗,辞退风险,总之是不能像以前安稳到老,抱着曾经的“铁饭碗”心安理得了,改革发展将会使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作风转变,促进企业发展,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职工个人收入。
三是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
教育类:科研类:文体类,卫生类,社会保障类,公共安全类,社会经济服务类,行政辅助类,时政类报刊,广播电视,彩票发行,公益性规划设计,土地房屋权属登记,公益性培训机构,公证,重要涉密文印机构,经济仲裁,殡葬服务等。
国家已明确:医院会逐步取消事业编制,但保留事业单位的性质,医院或将实行全员合同聘用制,让事业单位真正成为干事业的地方。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科技智能发展的时代,年轻人的择业观不再是单一性,但随着大学生数量增长,毕业后如果通过考试可以拥有一份稳定的前景不错的“铁饭碗”工作仍是多数年轻人的选择
所以,公务员考试,事业考试,大型优秀国企招工考试吸引了大批毕业生报考,因为拥有这些铁饭碗,就意味着稳定的工作,五险一金,不菲的薪资待遇,不低的社会地位。不需要面对找工作的种种压力,就业工种行业的挑战,还会受到家庭各类成员的羡慕,所以竞争也是相当激烈。虽然有取消有增长,但是如果自身不断成长,从学识,眼界,能力,格局,体魄和饱满的积极性,我们都与时俱进,那么不论在哪个行业,那种岗位,相信都有不同的精彩人生。
写在最后,大家对于铁饭碗的改革有什么看法呢?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