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困难的时候,就越是企业趁势提高层次、强身健体的好时机”大疫中一个港口的“防”与“攻”
□本报记者肖芳宋弢2月15日,记者在大雪中来到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在到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青港物流客服中心、前湾港集装箱码头、原油码头4个地点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前后经历了11次测温:港区、办公楼、餐厅、业务洽谈室,只要有通道,就会有全身防护服的检查人员。一个直接而鲜明的感受是:这里的疫情防控网织得“密不透风”。“现在疫情防控实在不能含糊,港口现在每一个人、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在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死命令’——绝不能让疫情从这里撕开口子!”陪同记者采访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作为联通陆海的枢纽、经济运行的命脉,大疫之中,港口受到的考验更为艰巨:各项生产经营必须像平时一样正常运转,疫情防控又不能有任何闪失。“哪块儿出现1例,哪块儿就会封闭,损失和影响将不可想象!”站在这样的高度,针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山东省港口集团多次召开专题会,出台了疫情防控3项要求、生产经营7项措施、重点场所和敏感人员35项措施等一揽子举措,全力做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对于拥有数万名员工的偌大一个集团来说,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从港口“战时条例”中一个个细到极致的规定,可以看出其“防”的信心和力度:所有异地返青职工必须先隔离观察无恙后再复工;原先二三十人一组的当面派工,全部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