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在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书写了壮丽多彩的历史画卷,留下来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庆祝建党周年,市委网信办与市委党史研究室深入挖掘与利用地方文献、档案资料,以“秦皇岛红色记忆”为主题开辟专栏,全面展现党领导下秦皇岛社会的百年历史巨变,生动鲜活地讲述、宣传秦皇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的百年奋斗历程与取得的丰功伟业,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学党史、感党恩、爱家园的热情,进一步投入到现代化国际化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建设中。
“三年改变港口面貌”中的秦皇岛港
20世纪7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发展,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达到90多个,对外贸易迅速扩大,贸易货运量迅猛增长。在这种情况下,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出现了“三压”(压船、压货、压车)问题。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国民经济情况汇报时,周恩来指出:交通是先行,是基础工业,必须采取非常措施,很快把它搞上去,并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要求。
秦皇岛港当时有3个码头,9个泊位,直接涉外单位20个,职工人,其中港务局。在我国沿海上海、大连、天津、青岛、黄埔、秦皇岛、湛江等七个主要港口中,泊位数不及上海的十分之一;码头岸线不及大连的七分之一;装卸设备数不及天津港的四分之一。由于港口能力和任务很不适应,经常压船压货,出现港口堵塞。每天在港的外轮和远洋国轮有多艘,但只有三分之一靠泊作业,三分之二在锚地等待装卸。年,每艘外轮的停港时间达10.9天,经常有20多艘外轮停港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当时测算每艘外轮在港口多停一天,国家就要损失英镑。年国家多花外汇折人民币72万多元,滞期罚款99万多元。而且,不少外轮因停港时间长,不愿维持固定航线,有的甚至调往别的港口进行装卸。
为了改进港口工作,秦皇岛市委抽调13名干部组成工作组,在国务院口岸检查组和省、地工作组的具体帮助下,从年3月初开始,先后3次召开港口各部门负责人会议,原原本本传达了国务院的要求,并深入到23个单位了解情况,还分别召开了若干专题座谈会,对几个主要问题反复研究讨论,并同国务院、省、地工作组交换了意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共秦皇岛市委《关于贯彻国务院十九号文件的情况和改进港口工作意见的报告》。
为有效加强对港口的管理,市委充实了秦皇岛港务局党委领导力量。年3月2日,市委在港务局召开了党支部书记以上干部和部分职工大会,宣布了局领导班子名单。局领导班子充实之后,重点抓了国务院关于改进港口工作指示精神的贯彻,充分发动群众,形成了大宣传、大学习、大总结的群众运动热潮。在认真学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找差距、订措施,狠抓落实,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周恩来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给秦皇岛港广大干部职工很大鼓舞,成为港口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国务院港口领导小组把秦皇岛港的建设列入首批国家重点发展建设项目,在技术和物资供应上予以保证,并根据秦皇岛港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提出了三项基本措施:一是排除“文革”干扰,千方百计扭转港口“三压”局面,使港口、铁路货畅其流;二是抓基建项目的落实,确保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大庆输油管道在国庆前同步建成投产;三是筹划年、年两个年度规划建设方面的具体项目,为港口大规模建设打好基础。
秦皇岛港出现“三压”问题,深水泊位太少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大规模加强港口基本建设是当务之急。年4月,经河北省委研究决定,成立河北省秦皇岛港建设领导小组。同时成立秦皇岛港口建设指挥部,在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和秦皇岛市委领导下,具体实施国务院对港口建设的各项部署。河北省秦皇岛港口建设领导小组,除了制订好港口建设规划,明确建设任务外,还着重研究了港口建设的方针政策,提出了必须解决好的五个问题,即:注意合理布局,搞好统一规划,坚持勤俭建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和制定恰当的技术政策。
年12月,市委印发《关于加速秦皇岛港口建设的通知》。《通知》强调,港口建设是全国的重点项目,也是省、地、市的重点项目,有关各方必须大力支援,给予保证。为了完成省委交给的光荣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全党、全民总动员,各行各业齐奋战,从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多加保障。《通知》要求,城市建设要积极主动地配合港口建设,搞好近期和远期规划,为港口建设提供好水电、交通、商业供应等必要条件。并迅速做好项目的征地手续,为开工建设创造条件。市城建部门和设计处要主动工作,尽力多承担一些陆域工程和设计任务;市建委在施工力量的安排上,要尽最大努力,保证建港的需要;工业、交通、邮电、财贸、物资等部门,对建港所需材料的生产、加工、供应、运输以及生产物资的供应,要千方百计,努力做好。各级党组织和全市人民都要争当支援港口建设的促进派,为实现“三年改变港口面貌”这一战略任务而努力奋斗。
经过三年建设,秦皇岛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年到年,三年共完成投资.87万元,新建泊位4个,码头岸线由米延伸到米。完成的主要项目有:新开拓东港区原油一期码头工程两个2万吨泊位,年通过能力0万吨;新建甲码头两个3.5万吨级杂货专用泊位,年设计能力万吨;9号泊位技术改造新增能力万吨;东港区的燃料油码头新增四条装卸作业线以及一部分装载机等,总共新增港口吞吐能力万吨。基本上消除了港口的“三压”现象,并且为“五五”时期发展及改革开放新时期港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年至年是秦皇岛港改变面貌的三年,也是秦皇岛港快速发展的三年。在这三年中,秦皇岛港新开拓了东港区,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原油管道运输码头,使港口吞吐量增加了2倍,由年的万吨提高到年的万吨,港口吞吐量从全国沿海港口的第6位跃居到第3位。
来源:中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