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南极
很多人想到的是
一望无际的冰川
企鹅、鲸鱼
……
但对于退役军人韦苏彬而言
极地世界的壮观景象背后
是对人体和工程机械
的极限挑战
在两次南极科考任务中
他远离家乡和家人
整整天!
作为参与者和见证者
与多名建站队员一起
克服极端艰苦环境的挑战
极昼、狂风
大雪、强紫外辐射……
还共同创造
52天完成秦岭站建设的奇迹
人生第一次出海
年
已经在柳州市
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
工作一年的韦苏彬
选择响应号召,应征入伍
年
他退役回到公司
继续从事挖掘机和技术研究工作
年5月
韦苏彬主动报名
参加国家南极科学考察
经过层层选拔
成为一名光荣的
南极科考队员
年11月
韦苏彬启程前往南极
参与第37次南极考察队
长城站越冬任务、
第38次南极考察队
长城站度夏建设项目和
机械设备保障
“刚上雪龙2号时特别兴奋
可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难受
晕船比晕车更难受
想吐吐不出
想睡睡不着
风浪使船剧烈摇晃
最后只能
一手扶着床边护栏
一手抱着垃圾桶。”
除了不适应船上的生活
在海上漂的时候
一个多月没有信号
与家人联系不上
妻子又临近分娩
都让他焦急万分
当船到达新西兰港口靠港补给时
韦苏彬才终于和家人联系上
得知孩子已经出生的消息
内心充满无限动力
他想要为孩子
树立一个好榜样
别人不敢干的,我来干!
年
在长城站越冬时
站区码头附近到处都是暗礁
每年船舶卸运物资时
船艇经常打到螺旋桨
看到这一情形
韦苏彬向站长提出
用挖掘机清理
码头周边礁石的想法
“不是没有考虑
但万一车子抛锚
该怎么办
如果因此报废一台挖掘机
损失无法估量。”
站长无奈答道
韦苏彬听后,暗下决心
必须攻克这个难关
别人做不了的
我来做!
别人不敢干的
我来干!
之后,他只要一有空
就对挖掘机进行
全面检查、保养维护
对各项性能和指标
逐一进行测试验证
同时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