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面对制裁,俄罗斯更加依赖中国俄专家很担忧
TUhjnbcbe - 2025/3/29 17:54:00

据有关媒体报道,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卡拉加诺夫接受采访,在谈到中国时,他表示由于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不可避免地更加依赖中国,但俄罗斯对这种说法并不认可,认为要同欧洲国家建立更好的关系。

拉卡加诺夫是俄罗斯著名的经济学者,曾经当过叶利钦和普京的总统顾问,俄国防委员会的名誉主席,并且拉卡加诺夫同普京的私交也很好。毫无疑问,拉卡加诺夫的意见是极具分量的,完全可以影响今后俄罗斯的对外走向,而他说出的这番话也不得不仔细的考虑。

我们都知道中俄之间是全面战略伙伴的关系,十分亲密。正值俄乌冲突之际,俄罗斯同中国的合作也正在加强,在这个中俄“蜜月期”,拉卡加诺夫说出这番话,到底背后是有什么样的考虑呢?

其实拉卡加诺夫说出这番话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中国越来越强大,基本上已经稳居世界第二的位置,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对一些国际事务的发言是有分量的。而相比之下,俄罗斯明显衰落,经济总量只能达到二流国家的水平,地缘条件复杂无法获得和平的发展机会。俄罗斯再也不是当初的苏联,无法同中国相比较。

对于自身安全而言,邻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无论和本国的关系是好是坏,都是一件复杂的事,强邻可能威胁到自身的安全。对于俄罗斯来说,中国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这能够让有的俄罗斯人焦虑。

更重要的是,当年的沙俄曾强占远东地区,并且把远东地区全部“俄罗斯化”,就连地名都全部修改。但在今天中国的文件上,很多远东地区的俄名城市后面都有曾经的中国名称,例如俄名符拉迪沃斯托克中国称呼为海参崴。普京曾对远东地区表示担忧,并说俄罗斯可能会失去这个地方。

失去远东,对俄罗斯来说是灾难性的事情,因为远东地区有一个优良的港口海参崴,这个港口的海水由于区域含盐量较高,属于半不冻港,承担了俄东部的大部分贸易出口。纵观整个俄罗斯,从黑海到波罗的海,再也找不到这样优良的港口,其他的港口要么容易被敌国封锁,要么就是冬季结冰无法使用,只有海参崴直接面对大洋,而且吞吐效率也很高。

一旦俄罗斯失去海参崴,就意味着可能失去整个东部地区,很有可能再现“蒙古西征灾难”,因此俄罗斯对于远东地区是非常敏感的,对于中国也就顺带敏感了起来。

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国内也是以白人为主,作为白人国家,俄罗斯的注意力要更多的放在欧洲,而不是亚洲,经济贸易也好,发展外交也好,俄罗斯更愿意同德国、法国等国家建立关系,而对中国则抱有一种审视的态度。

虽然目前俄罗斯和欧洲国家还存在敌对,但这个矛盾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只要美国不再借助北约挑起战争,可以说俄欧之间还是存在很多合作的。在能源方面、抵抗美国霸权上,俄罗斯同法国、德国等国家存在合作。

俄罗斯也通过加大对欧的能源输送来牵制欧洲国家,不管怎么说手里还是捏着一张牌,可以作为杀手锏。但在对待中国上,俄罗斯并不用存在这样的一张牌,中国虽然同俄罗斯达成了各种合作,但并不被俄罗斯牵制,只要它愿意,随时都可以脱离。

面对中国这种不可控因素,俄罗斯还是保持警惕,宁可同欧洲发展关系,也不愿再把精力过多地投入到中国上。毕竟哪怕欧洲国家很凶,只要俄罗斯停了能源,他们也没法子再动。中国就不一样了。

正因为如此,虽然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举步维艰,但普京仍然对中国的援助保持克制,可尽量避免出口大量石油到中国,各种贸易也尽可能的减少依赖,可以说,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俄罗斯需要中国的帮助是必然的,但是俄罗斯还是要尽量减少中国的影响。

对于印度,俄罗斯就没这么多警惕了,毕竟印度的情况摆在那,再给印度几十年都不一定威胁到俄罗斯的安全,而且印度同中国存在领土争端,俄罗斯也有利用印度牵制中国的想法,正因为如此,俄罗斯才放心的同印度展开各种贸易,不仅加大对印度的能源输出,连军火、农产品、化肥等都在以优惠价格出售给印度。

不过对于现在来讲,俄罗斯同中国的合作还将继续。俄罗斯目前最大的危险还是同乌克兰之间的问题,乌军虽然弱小,但北约国家的暗自渗透还是令俄军叫苦不迭。

俄乌战场上,俄军开始出现后劲不足的现象,最近甚至发生了俄黑海舰队旗舰“莫斯科号”沉没的事情,这对俄罗斯来说是沉重的打击,不仅如此,俄军在陆地上还在不断收缩战线以应对乌军。

军事上的不断失利,只能让俄罗斯更加依赖来自国外的援助,而唯一有能力且敢于去援助俄罗斯的国家只有中国,但真正令俄罗斯感到担忧的是依靠他国产生的不安定感,而中俄之间的友谊是有目共睹的。

卡拉加诺夫的言论只能说是部分俄罗斯人的担忧,是从自身视角单方面去考虑的,常言道“不观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希望这位经济学家能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中俄关系,如果每个国家都从自身视角去看待问题,那世界不可能存在信任与和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对制裁,俄罗斯更加依赖中国俄专家很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