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35年青岛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
TUhjnbcbe - 2025/3/28 18:55:00

记者赵波

年,基本实现“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年,青岛将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20日上午,青岛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明杰对《青岛市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市实施方案》和《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青岛成功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远期至年,青岛将建成“出行交通圈”和“快货物流圈”,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年基本实现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

宋明杰介绍,青岛将围绕建设交通强市1个总目标;实施枢纽网络、现代物流、城市出行、交通科技、绿色发展、安全保障、行业治理等7个主要任务;加快轨道交通产业、多式联运服务、智慧交通建设等N个交通试点建设。近期至年,基本实现“主城区与市内各区(市)40分钟通勤、胶东经济圈1.5小时通达、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城市3小时覆盖”,完善国际运输网络布局,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远期至年,建成“出行交通圈”和“快货物流圈”,初步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远景至年,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和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增强,全面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在枢纽网络方面,青岛将通过打造世界一流的海空两港,提升铁路枢纽能级,巩固公路枢纽地位,实现综合交通网络立体互联。在现代物流方面,构建海陆空铁“四港联动”高效物流体系,完善集约集聚物流枢纽布局,构建绿色高效的城乡配送体系,实现多式联运畅通陆海。在城市出行方面,通过完善道路网络、慢行环境和停车设施,构建多元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打造幸福宜居的公交都市。在交通科技方面,完善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加快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升级,打造智慧公路、智慧港航、智慧枢纽、智慧交管、智慧出行,推动大数据与综合交通深度融合。在绿色发展方面,以“双碳”目标驱动转型,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强化交通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六是在安全保障方面,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增强交通基础设施韧性,筑牢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七是在行业治理方面,深化交通运输管理机制改革,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港口等重点领域标准修订的国际化参与进程,争创“青岛标准”。

提升海空双港能级,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

青岛围绕立体网络等七大任务,形成92个(类)重点项目;超前谋划基于北斗导航的自由流高速收费体系、高铁物流发展模式、无人驾驶试验段(区)建设、需求响应式公交系统建设、无人配送创新发展模式等5个战略储备项目。围绕门户枢纽等五大任务,形成36个(类)重点项目;超前谋划高速磁浮试验线工程、青岛至临沂高速公路工程、高铁快运基地工程、城市立体物流体系工程、自主航行船舶研发及应用工程等5个战略储备项目。根据《青岛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青岛将打造“4个中心”,即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国际航运中心、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陆海转运中心、山东半岛参与全球竞争的资源配置中心、引领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服务中心,当好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开路先锋”,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并提出了具体量化的发展指标。

在门户枢纽方面,青岛加快提升海空双港整体能级,强化国际服务水平及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发挥青岛在胶东经济圈、半岛城市群的龙头作用,培育国际化枢纽集群,共建世界一流港口群,培育现代化机场群。在区域辐射方面,发挥沿黄流域陆海内外联动和沿海对外开放区域优势,对接国家、区域主动脉,完善“三主三辅”的运输大通道(三主:京津冀-长三角主轴路径一、京藏走廊路径二、京哈走廊支线一。三辅:鲁中通道、鲁南通道、沿海通道),进一步拓展内陆腹地;优化主要枢纽港站集疏运体系、实现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支撑全域统筹发展。在综合服务方面,推进枢纽港站一体化发展,实现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创新枢纽港站开发模式,打造协同高效的客货运输网络,促进综合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在枢纽经济方面,打造胶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及临站经济新业态,推动高端航运要素集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建立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通过科技创新为枢纽建设赋能提效,实施绿色低碳枢纽发展新模式,加强人文枢纽建设,全面提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

年青岛构建起综合立体交通网

在《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中,青岛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进一步提升了青岛在全国综合交通网布局中的节点地位和枢纽价值。按照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启动《国际枢纽实施方案》研究工作,目前青岛是全国首个出台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实施方案的城市。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为什么建、怎么建、建什么?青岛市交通局副局长韩千钧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青岛制定了五大发展任务,由外及内、由基础设施到功能提升,统筹融合、相辅相成,与“四个中心”的发展定位也相互呼应,有机一体。结合“两个方案”所确定的重点任务体系,在落地层面进一步细化形成了38个在建、25个新开、28个前期、个储备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总投资近亿元,重点解决基础设施“有没有、好不好、强不强”三个问题。到年,青岛将构建起北上融入京津冀、南下联通长三角、西进辐射沿黄流域、东出日韩经济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为抓好‘双方案’贯彻落实,下一步我们将以‘作风能力提升年’为契机,积极抢抓新一轮国家政策‘机遇期’和‘窗口期’,结合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系统推进一批交通重大项目建设。”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宋明杰表示,青岛成功入选20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成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贯彻落实好“双纲要”,对加快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门户枢纽能级和国际影响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一步青岛将建立市级综合交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和责任落实,形成部门各司其职、行业协调联动、专业机构支撑、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格局。加强青岛综合交通建设与国土空间、产业布局、生态环境等规划、政策的一体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省对青岛市综合交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强化建设用地、用海供给,全力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发挥先行作用,完善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保障机制,调动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区域特点和自身优势支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2035年青岛全面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