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海风平价时代海底光缆市场需求上升,长期发
TUhjnbcbe - 2025/3/15 9:16:00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762961.html

一、海底光缆行业概述

海缆(submarinecable)由特殊保护材料包覆光纤或金属线缆组成,铺设在海底,用于电信或电力传输,即海底光缆和海底电缆(海底通信电缆已基本淘汰)。

海底光缆具有通信容量大、抗电磁波干扰、信息通信传输稳定、保密性强、使用寿命长(一般为25年)等优势特点。海底通信系统从组成上可以划分为岸上设备与水下设备两部分,水下设备即海底光缆,是海底通信系统中最重要、最脆弱的部分。

海底光缆是全球信息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目前云计算、元宇宙、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各方对信息连接的容量要求不断增大,速率需求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海底光缆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成为国家参与国际社会运行,进行信息交互的基石。现阶段除了海底光缆,还没有其它基础设施能够满足国际通信对大容量和可靠性的要求。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多个数据中心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未来三年内全球超大型数据中心数量将突破个,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东亚和南美,受这一趋势影响未来海底光缆建设需求最大的区域可能在大西洋、太平洋和美洲地区。

二、多芯光纤助力SDM有显著作用,多家巨头部署应用抢先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底光缆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年)》显示,传统海底光缆的电源设备来自岸端,当数据在光缆上传输时,一组专用的泵浦激光器会放大每对光纤的光信号。近年来出现的空间分复用(SDM)技术取得新突破,带动海缆系统向系统容量更大、传输距离更远、单比特成本更低、网络架构更智能方向发展。但目前的SDM技术正开始面临可扩展性的挑战,如果不扩大光缆的外径,就很难增加每根光缆中的光纤数量,这将需要更多的材料,重量也更大,从而给海事运营和维护带来负担。此外,增加光纤意味着制造、测试和维修的时间大大延长。

多芯光纤(MCF)是单芯光纤的进化版,在助力SDM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与传统的单芯光纤相比,多芯光纤中的多个纤芯共享同一包层,这种高密度、多通道结构具有生产成本低、节省空间、传输容量高等优点。虽然长久以来受到应用场景和成本等因素限制,产品化和商业化进展缓慢,但多芯光纤仍旧得到了行业内一些通信和互联网巨头的抢先应用。一些知名的通信公司,如长飞公司和康宁公司,已经开始研发和生产多芯光纤,长飞公司的七芯光纤是一种典型的多芯光纤,它采用了空分复用的理念,在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多路光信号,可极大地提高通信容量;康宁公司也研发了一种多芯光纤,称为“nanowire”,它具有更细的纤芯和更高的带宽,可以支持更高的传输速度和更远的传输距离,目前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在市场上广泛推广。

除了通信公司,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应用多芯光纤。目前,谷歌和NEC正在合作采用多芯光纤(MCF)技术,建设一条新的海底光缆系统,这在海底光缆行业尚属首次。此外,微软也在其数据中心中采用了多芯光纤,以支持其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分析。

三、海上风电平价时代逐步靠近,拉动海底光缆行业需求上升

风电是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也是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风电作为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前景。与陆上风电或者光伏相比,海上风电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和临近负荷中心的独特优势,是我国沿海省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重点领域。

海上风电与陆上风电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经过多年政策的推动,依托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优势,当前我国海上风电开发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一,虽然年起中央财政将不再给予海上风电补贴,但是为了保持产业可持续发展,山东、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接棒,出台地方财政补贴政策,继续为海上风电发展提供窗口期。而且,从全球来看,欧洲国家已率先实现海上风电“平价上网”。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海上风电发电成本已显著下降,国内海上风电平价时代也在逐步靠近。

广东、山东、浙江、上海海上风电项目补贴政策概况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随着海上风电平价时代的到来,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正在快速提升,年上半年海风装机约为1.1GW。尤其是4月份以来,山东、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海上风电开工明显,国电投山东MW项目核准、华能广西竞配型项目发布询价公告,预计广东、福建、江苏等地从下半年开始陆续会有竞配项目推出,预计到年我国沿海省份的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目标接近60GW。

我国部分省市“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行业相关规划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海底光缆在海上风电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持数据传输、电力传输、通信、环境监测和设备联接,占海风总投资规模的10-12%左右,在海风新增装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海底光缆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同时,伴随海风发展深远海化和规模化,拉动高电压等级以及柔性直流海缆产品需求增长,进而带来海缆产品单位价值量提高。根据“十四五”期间海风新增装机的测算,相应的海缆系统市场空间至年可达亿元,发展空间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四、海上风电深远海化趋势明显,推动高电压等级和柔直海缆需求

近海风电场址资源日趋紧张,从世界海上风电建设与规划来看,离岸距离大于km、水深超过50m的深远海域风能资源更加丰富,深远海风电必然是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化拓展,将直接推动高电压等级和柔直海缆需求。

1)风电场规模和离岸距离增加,风电机组向大型化发展,海缆敷设长度跟随增长。

国内海风项目离岸距离正在逐步增加,从规划端来看,目前多地正在积极布局深海风电示范项目。以广东海风项目为例,阳江青洲一、二、四、五、六、七项目离岸距离已经达到50-70km,汕头南澎一、二、三海风项目离岸距离93.5km,汕头中澎一、二、三海风项目离岸距离95km。长期看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有望向超km离岸距离的深远海发展,海风项目中主缆实际敷设长度往往是离岸距离的1.2-1.3倍,离岸距离增大将直接带动海缆需求提升。

海风项目远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2)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扩大和单机容量增加,将推动海缆由35kV向66kV电压等级转变。

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场阵列海缆普遍采用35kV交流阵列输送方案,随着海上风电场规模的扩大和单机容量的增加,如果仍采用35kV交流集电方案,海底光缆的数目势必增加,光缆投资及相应工程费用和难度也将增大。相较之下,66kV交流集电方案将更具经济性:从投资成本看,若单风机容量为8MW,一根mm2截面的35kV电缆上仅可以连接3台风电机组,而同等截面的66kV电缆则可以连接6台风电机组,66kV集电系统电缆数目减少,电缆投资和相应的电缆铺设工程费用下降;从运维成本看,66kV集电方案的系统有功损耗较低,从而减少了海缆的运维费用。目前中广核象山涂茨项目,粤电青洲一、二海风项目,三峡青洲五、六、七海风项目等都将采用66kV集电海缆。

66kV集电方案更具经济性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3)柔性直流输电适用于远距离海风并网输电。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控制灵活、无需电网提供换相电压、为风机提供同步交流电源支撑等优势,同时采用柔直技术能够节省海上平台空间,减弱风电波动性,是一种非常适合海上风电并网的输电技术。此前国内共有中海油文昌、南网南澳、国网舟山三个项目采用过柔性直流海缆,分别用于海上油田供电和风电并网,随着海风项目离岸距离持续上升,柔性直流海缆的占比将逐渐加大。

国内柔直海缆项目

资料来源:观研报告网

五、海底光缆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头部企业优势尽显

海底光缆行业进入壁垒较高,不仅生产技术要求高,而且资质认证周期较长、项目经验要求严格、港口资源稀缺,参与者主要为经营多年的头部海缆企业以及近年来逐渐起势的传统电线电缆企业。海底光缆的设计使用寿命一般为25年,当前全球已建的条海缆中,年(含)以前建设的海缆达到82条,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寿命,未来10年还将有条海底光缆达到退役年限。随着全球海底光缆新旧交替,加之海风深入发展,大长度、大水深、柔直海缆以及软接头技术成为未来厂家核心竞争力,海缆产品电压等级也在不断提高,市场格局将加速重塑。

海底光缆行业呈现典型的寡头竞争格局。目前国内具有海缆业绩的有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宝胜股份、万达海缆、起帆电缆等企业。其中,只有中天科技、东方电缆、亨通光电、汉缆股份、宝胜股份,仅这五家企业具备kV及以上送出海缆的供货能力,而在这五家中又只有东方电缆、中天科技和亨通光电这三家具有批量交付kV以上送出海缆的供货能力,他们利用国家示范工程进行超高压交/直流海缆以及高技术海缆的生产与研发,积累了大量的高端海缆研发与项目应用经验,使得其余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其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另外,海风电项目招标方多为央企,在招标时对投标人提出一定条件,例如需要提供同类产品一定时期、一定公里数的稳定运行数据,这是新进入者短时间很难做到的,所以后面的企业靠价格战也不一定能获得市场。

观研天下分析师观点:在资质认证环节,相较于国外,我国的认证要求更加繁琐,时间也更长,新加坡需要12个月左右,泰国仅需要6个月左右,菲律宾和越南均在9个月左右,法国需要18个月左右,香港特别行政区需要16个月左右,而我国平均达到30个月左右的时间,大大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这就造成了海底光缆建设的成本和周期大幅上升,政策可以适当考虑简化流程手续或放宽准入门槛。(LZC)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风平价时代海底光缆市场需求上升,长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