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行业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开好进口博览会,助力建设新高地,委员
TUhjnbcbe - 2025/3/11 0:17:00
    

●●

8月20日,上海市政协召开“抓住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契机,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高地建设”专题协商会。会上,章毅、赵丹妮、方奇钟、徐珊珊、朱国建、徐滕岗、徐葵君、黄少星、陈亨利、朱永兴、张怀琼等委员围绕发挥进博会功能辐射平台带动作用、提升进博会常年展示交易平台能级等方面建言,提出要以进博会为契机,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高地建设,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提供有力支撑。本报摘编委员建言,以飨读者。

8月20日,市政协“抓住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契机,推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新高地建设”专题协商会。图为会议现场金松摄

建设进博会延展基地发挥辐射长三角作用

■章毅??市政协委员,市总商会副会长,中国干细胞集团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金山区作为上海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桥头堡,战略地位与作用日益显著。在该区域内建设进博会延展基地,可以进一步发挥进博会的品牌优势,扩大进博会的溢出效应。具体建议如下:

一、完善进博会服务,打造金山区进博会延展基地。进博会每年展览时长约为一周,为期时间短,缺乏后续的延展服务平台,优质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且与沪西南和长三角的联动不足,辐射和延展效应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金山区建立延展基地,可有效利用地处沪浙交界的优势,发挥进博会与长三角相关区域的联动和溢出效应,起到联动发展沪西南,辐射长三角的作用。

二、金山区地处浙沪交界,长三角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明显,拥有港口、机场等交通优势,有央企、国企、外企等各类国内外资源。在金山北地铁站附近建立进博会延展服务平台,打造展览研发设计中心、展示体验中心、产业服务中心等。以一国一馆、国内省市馆、长三角城市馆、万国永久馆等各种形式,以临时展和常年展相结合的形式开放,完善进博会延展服务。

三、发挥进博会溢出效应,辐射沪西南、服务长三角。进博会长三角延展基地建设可以充分拓展发展空间,为国内企业和全球先进技术企业提供长期对接平台,促进全球技术和贸易在中国的融合与发展,真正发挥进博会的联动效益,扩大溢出效应,促进沪西南发展,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探索新模式多途径扩大进博会溢出效应

■赵丹妮市政协常委、对外友好委员会主任

根据“进博会要越办越好”的要求,提出几点建议:

一、不断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提升常年展览交易平台的更高能级。作为承接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主要平台,上海49个“6+”天交易点表现突出。除少数几家较大规模的国有平台外,有些平台或形态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建议在信息、产品、模式等方面进一步以点带面,强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定位,让市场供应信息资源对接更充分、溢出更强劲,不断提升“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能级。建议市级层面对相关平台的运营情况加强评估,一方面,解决他们在运营中的共性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优胜劣汰推陈出新,让更多的新模式新产业推广运用到常年展示交易平台中。

二、探索在虹桥进口商品交易中心申请部分商品审批权的下放试点。目前在进口贸易环节,存在一些产品的国内外审批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导致进口注册审批时间长、成本高,制约部分大众喜闻乐见的商品进入国内市场。建议借鉴“进口医疗器械审批权下放试点”的做法,研究部分商品审批权下放,落地虹桥。这样一来,一方面,能更好配套进博会,让展品变商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让更多商品在虹桥形成集聚效应,凸显进口商品线上线下的集散功能。

三、行业协会应积极发挥跨境跨区域的贸易发展促进作用。三届进博会将积累上万家来自全球各国家各地区的国际组织机构与企业参展,这些主体可通过常设性、具体化、专业性的机构、组织进行对接,以最优组织化程度更好发挥溢出效应。建议通过联络长三角贸易类国企、民企、外企,联合上海市贸促会等机构,探索以“民非”等形式组建跨境跨区服务平台,以社会化合作方式打破合作壁垒,服务长三角和“一带一路”沿线企业,尤其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更完善的功能服务。

四、以“贸”促“投”,增强双向投资效应。在国际投资新变化、贸易投资新趋势下,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扩大招商引资,促进贸易厂商通过本地化投资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进口商品的原产地国家,通过对外投资巩固双边贸易往来,促进贸易投资双循环更好的发展。

打造“一网通天下”的上海国际贸易新格局

■方奇钟?市政协常委,上海奇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谈几点建议:

第一,要利用进博会举办的成功经验,以“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基础,建立“一网通天下”的贸易网络体系。通过成立强大的互联网管理机构,搭建云服务平台,建立组织架构,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形成国际贸易所需的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信息链,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整合各类资源,疏通生产关系障碍,全新打造“一网通天下”的上海国际贸易新格局。

第二,在与高新技术产业相配套的服务贸易方面,存在监管政策滞后的现象,应予以重视,力争在政策监管层面取得创新突破。

第三,目前,自贸区的监管创新还处于起步阶段,应借鉴自贸区负面清单的相关政策,力争做到“后来居上”。

第四,在跨境贸易服务的供应链监管方面,目前,政府各部门之间还缺乏有效协同。应按照“打造更优营商环境”的要求,尽快梳理堵点、加强协同。

第五,服务跨国科技企业,属地海关缺少监管创新自主权,应积极协调推动,争取有所突破。

第六,推动开展保税服务数字化监管创新工作。

做实做优进博会法律服务

■徐珊珊?市政协委员,上海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我从国际贸易法律服务的专业角度提几点建议:

第一,进博会特别注重供应链的理念,尤其是在“卡脖子”领域引导供应商参展。与往年相比,今年进博会不仅注重扩大消费品,更注重高端机器设备,尤其是芯片、新材料、发动机等高精度的机械和数控机床等产品,这是由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去年,我参与进博会志愿法律服务时,曾询问一些参展商下一届是否继续参展,有些机械供应商表达了担心会受美国制裁的顾虑。这种反应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建议

1
查看完整版本: 开好进口博览会,助力建设新高地,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