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 http://baidianfeng.39.net/山东经济: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为换取经济结构和质量的优化,而适度放缓GDP增速,年的山东经济看似山重水复,当我们凝眸深读却蓦然发现,在多个重要领域,已然柳暗花明。
1月16日,青岛银行在中小板挂牌,成为深交所今年第一家挂牌公司;1月21日,青岛港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今年第一只从H股回归A股的股票;7月22日,烟台睿创微纳跻身第一批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公司。
这一年,鲁企境内外IPO数量已达18家,山东新增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在全国占比达9.1%,创近10年新高。
8月6日,山东港口集团在青岛成立,分布在山东沿海的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四大集团整合为一,多年来山东港口“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局面戛然而止。其后,建设国际原油贸易分拨中心、集散中心等举措相继展开。
这一年,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再进一步。海岸线占全国六分之一的山东,具有发展海洋科技和产业的有利条件。我们发现,山东正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港口,海洋已成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8月30日,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揭牌,一场关乎全省未来发展的重大试验由此拉开帷幕。山东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与其他省区的不同之处,在于突出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可以预见,在制造业领域与日韩企业有效对接,尤其是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对接,将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点,这不仅能为山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也会为全国提供自贸区建设的范本。
这一年,山东正在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全力推进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中日韩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自贸区)建设,山东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
9月29日,中国重汽公告显示,山东重工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取得济南市国资委持有的中国重汽45%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至此,一个鲁企主导的世界级全系列商用车产业集团呼之欲出。
这一年,新旧动能转换等八大发展战略从“破题”向“纵深”推进,山东正在多个领域培育世界一流企业。
11月20日,30位山东省属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开承诺“倒计时”推进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的国企改革,通过资本证券化、引入战略投资者、入股民营企业等方式,确保3年内,省属企业混改户数和资产占比均超过75%,资产证券化率达到70%。
这一年,混改鲁企“国企资源+民营机制”的新优势、新活力逐步显现。
……
挑战总是与机遇并存。回望“不寻常”的,我们仍需面对诸多难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一定程度存在,高质量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还任重道远。
对山东而言,我们有勇气直面挑战。这源自一份面对未来的自信。(导报记者任旭强)
1、中国(山东)自贸试验区揭牌证照分离等改革相继推开
事件:
年8月26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30日正式揭牌,成为国务院新设的6个自贸试验区之一。
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济南、青岛、烟台3个片区。其中,济南片区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金融、医疗康养、文化产业、信息技术等产业,青岛片区将重点发展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产业,烟台片区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生产性服务业。
山东自贸区在充分吸收借鉴其他自贸试验区成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项任务措施。主要包括营商环境创新、投资贸易便利化创新、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创新和中日韩区域合作模式创新等。“证照分离”、“企业开办一次办成”等政策措施已相继启动实施。
评点:
山东自贸试验区获批标志着山东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成为改革开放的“新地标”和“试验田”。山东由此被推到了高位开放的前沿,获得了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山东可以在更大范围进行改革创新实践和探索,深度融入国家开放战略,高标准对接国际规则,通过更深层次的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扩大开放。
于山东而言,山东自贸试验区“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海洋特色产业和探索中日韩三国地方经济合作”等具体举措,既紧扣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也契合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现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金融领域开放创新等措施,既有制度创新层面的探索,也有在相关产业领域的探索,有利推动山东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发展海洋经济。向着对外开放新高地迈进。(导报记者吴淑娟)
2、省属国企混改“倒计时”30位掌门立下“军令状”
事件:
年8月初,山东省国资委召开混改部署会,省属一级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开启。
据了解,截至年底,山东省属企业混改企业户数户,占全部企业户数的62%,集团二级及以下企业的混改已全面启动。
8月28日,山东省召开推进改革举措落实落地工作会议,以更大力度推动国企“倒计时”改革。
8月30日,全省国企党建暨深化国企改革落实落地现场会在潍坊召开,会议强调,将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在首位。各省属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到年,混改户数和资产占比达到“双75%”;今年底前,3-5户省属一级企业要取得实质性进展。
11月20日,山东对30家省属国有企业“倒计时”改革公开承诺进行公示。
评点:
省属一级企业混改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在必须推进的前提下,加快推进、搞好。除承担专项任务、特定功能的,都将开展集团层面混改。
要突破障碍,一方面需变现存量,实现“以旧养新”;另一方面要引入新业态、新模式,实现“以新换旧”。
山东省国资委主任张斌表示,当前国企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尽管面临千难万险,但必须劈山开路、遇水架桥,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要生产力。
而混改将被作为新旧动能转换重要内容进行严格考核、严格奖惩,显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导报记者杜海)
3、山东港口集团挂牌海洋强省建设加码
事件:
年8月6日,酝酿多时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在青岛正式挂牌成立,山东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掀开新的一页,山东亦迎来了由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新机遇。
年3月份开始,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的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迈出了整合的关键一步。按照当时的“部署”,第二步是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第三步是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公司,统筹全省港口发展。
挂牌当天,山东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勾勒蓝图”:“我们要统一优化配置岸线资源,明确省内各港口特色化、差异化、规模化发展方向,杜绝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彻底解决好你有我有、各‘诸侯港’各自为战的问题。”
评点:
山东的港口整合按下“三步走”快进键,这距《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设定的“以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为依托,开辟对外合作海上大通道”踏实走近了一步。
根据“作战图”,到年,山东将争取新开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50条。
最新统计,整合后的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年吞吐量突破6亿吨。
通过港口整合和业务链拓展融合,山东港口集团将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打造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导报记者初磊)
4、鲁南高铁开通运营山东高铁闭合成“环”
事件:
年11月26日,鲁南高铁(日照-临沂-曲阜段)正式开通,因其在省内与京沪高铁、济青高铁、青盐铁路实现环状贯通,山东高铁网“首次闭合成环”。
鲁南高铁日曲段的开通,彻底结束了临沂革命老区不通高铁的历史,由此临沂至济南、临沂至青岛的铁路运行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至1.5小时。
据悉,鲁南高铁正线全长公里,设计时速公里,总投资亿元,是山东省内建设里程最长、投资规模最大、沿线人口最多的一条铁路。
根据山东规划,到年,省内高铁网络覆盖县域范围将达到93%以上,高铁通道进出口增加到15个,时速公里高铁占比提高到80%以上,形成覆盖全省、通达周边主要城市的“1、2、3”小时高铁交通圈。
评点:
鲁南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连接通道,也是山东“四横六纵”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条高铁线路的开通,为鲁南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
以此次境内线路最长、站点最多的临沂为例,年9月,临沂入选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定位是“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但作为物流之都,在鲁南高铁开通前,临沂没有任何高铁通道与外界相连。
随着鲁南高铁开通,这一情况将出现大幅改善,临沂不仅与济南、青岛等城市将形成1小时生活圈,还将与北京形成3小时生活圈,与上海形成4小时生活圈。(导报记者时超)
5、睿创微纳登上头班车科创板迎来山东军团
事件:
7月22日正式开市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可谓年资本市场的最大亮点。
山东企业亦闪耀其中。在3月22日傍晚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系统正式发布的9家首批受理名单中,烟台企业睿创微纳()便赶上了“头班车”,并于7月22日首发上市,首批登陆科创板。随后,来自青岛的海尔生物()、济南的华熙生物()、德州的奥福环保()分别于10月25日、11月6日、11月6日登陆科创板,集合成一支“山东军团”。
此外,“后备军”也在积极组建中。10月23日获受理的恒誉环保,目前的审核状态为“已问询”;6月27日获受理的山大地纬,已至“已回复(第二次)”的审核状态;天罡股份则刚刚“加入”,受理日期为12月19日。另有多家企业正在接受上市辅导。
评点:
从首批25家上市公司,到截至12月24日的68家,科创板在24日的最新市值已达到.39亿元,占到全部A股的1.34%,成为不可小觑的重要角色。
今年初,山东资本市场一权威人士曾表示,科创板对于山东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更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遇,因此,今年山东金融工作的重点将是科创板。正如其所言,山东助推企业登陆科创板的各项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推进。如今,睿创微纳、海尔生物、华熙生物、奥福环保的成功登陆,为科创板注入了山东“血液”。
根据Wind数据,从科创板公司上会情况看,按注册地统计,北京公司为38家,江苏省33家,广东省31家,上海26家,浙江省15家,山东省8家(排名第六位)。因此,鲁企尚有不小的追赶空间。(导报记者韩祖亦)
6、谭旭光战略重组中国重汽谋变全球商用车传统格局
事件:
9月29日,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取得济南市国资委持有的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45%股权,并通过股权授权委托方式行使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国重汽集团20%股权除资产收益权外的其他股东权利。由此,山东重工集团成为中国重汽集团的控股股东。
此举标志着山东重工集团成功重组中国重汽集团,也拉开了谭旭光打造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产业集群的序幕。
谭旭光表示,两个集团重组后,将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产业协同等方式,实现“1+12”的战略效应,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世界级工业装备集团,加快迈向高端,深度参与全球竞争。
自此,山东重工集团成为全球最大商用车集团。
评点:
打造中国第一的商用车集团,实现全系列商用车中国第一、全球领先,一直是谭旭光和山东重工的战略愿景。
在全球商用车三大巨头整合已近完成,中国计划放开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大背景下,“山东重工+中国重汽”领先一步联手,凸显的是山东省打造全球最大的商用车产业集群的大智慧。
毋庸置疑,山东重工的崛起是民族汽车品牌壮大的标志,也是国内汽车技术与市场不断成熟的必然。这个国际经验丰富、客户网络强大、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的跨国汽车巨头,对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有着促进作用。它的诞生,必将会加快推动山东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成为当地优势产业整合的“催化剂”。(导报记者刘勇)
7、青岛跨国公司峰会举办十强产业对接国际资本
事件:
年10月,在山东青岛,首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高规格举办,不仅搭建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合作的大平台,也架起了与山东交流的新桥梁,同时进一步树立了山东开放发展的新形象。
此次峰会受到了跨国公司的